優秀設計師
從網吧,到網咖,再到網咖+電競館、網咖+生活館,從“臟亂差”代名詞到潮流“娛樂體”……廣州網吧行業一直在轉型路上,未來還將繼續轉型。今年39歲的鄭先生是廣州市第一批拿到網吧經營許可證的經營者,過去14年,廣州網吧行業發展幾經起伏,從瘋狂到沒落,再到轉型探路,鄭先生置身于網吧行業變遷之中。
過去14年,廣州網吧行業經歷了怎樣的故事?未來路又在何方?近日,記者多方采訪還原網吧行業的發展變化。
網吧14年:幾經起伏 轉型不停
“廣州最早一批網吧大概是在1998年開張,此后幾年,網吧就在大街小巷開了起來。”鄭先生向記者講述了廣州網吧的發展故事。
“最初,在人們印象中網吧都是烏煙瘴氣的,是一個負面的詞語。2002年,廣州開始發網吧牌照,這時才開始有了規范的網吧。”鄭先生告訴記者。
得益于規范經營,隨后幾年,廣州網吧進入了一個發展黃金時期。直到2008年,廣州網吧步入低潮期,網吧消費群體急劇減少,加之政府開始推動實名制上網,有些消費者不接受。2010年,廣州開始有一些網吧倒閉。
“2012年,消費者普遍接受了實名制,加之網吧經營者在低潮期對機器設備和場地裝修進行了升級,網吧消費市場開始回暖。”鄭先生表示,當時幾款電子競技游戲的火爆帶動了網吧復蘇,游戲需要多名玩家同時在線操作,在絕境中挽救了網吧的經營。
2014年,“網咖”新概念席卷廣州,不少嗅到新商機的網吧開始紛紛轉型,“網吧+咖啡廳”也讓第一批轉型者嘗到了甜頭,廣州網吧密集步入“網咖”時代,“不轉型就死掉”。
當下,隨著網吧蜂擁轉型為“網咖”,網吧行業又重回平淡。“大家又都在同一起跑線上了。”鄭先生表示,2017年將是廣州網吧行業的又一個分水嶺,“網吧轉型之路還遠遠沒有結束,接下來,要比誰更有超前思維、超前概念,誰創新勁更足!”
管窺變化:
“設備更換越來越快了!”
1.消費群體
“我剛開網吧時,來網吧上網的打工者居多,現在則以公司職員、游戲愛好者以及一些公司白領為主。”鄭先生表示,最初,來網吧最多的是看電影、玩QQ,現在來網咖的主要是休閑社交、玩游戲。
2.消費價格
“過去這14年,消費價格漲了還不到一倍。2003年,我經營網吧是2.5元/小時起步,現在會員價也才4.5元/小時!”鄭先生表示,網吧顧客是對于價格極為敏感的一個群體,網吧消費價格一直很穩定。
3.設備更新
讓鄭先生有些感嘆的是,現在網吧電腦設備更新越來越快了。“現在,電腦3年就要全部更換一次,鍵盤、鼠標也要一年換一次。如果你不換,旁邊新開了一個網吧,設備肯定比你的新,消費者也就跟著跑了。”鄭先生說。
持續的設備更新也讓經營者有些吃不消。2003年,電腦設備一套一般3000多元,現在一臺電腦要六七千元,僅僅鼠標鍵盤要五六百元一套。
現狀:網吧玩轉型 轉出三股“洪流”
第一股“洪流”:生活館
位于白云區新市街的一間網咖被定位為“你身邊的生活館”,不管是裝修還是配置、服務,都稱得上“豪華”。
該網咖既不同于休閑小店,也完全有別于傳統意義的網吧,顧客既可以上網打游戲、網購、看電影,又可以玩桌游、看書、享受美食。該網咖裝修為歐式復古風格,網咖內設有電子游戲競技區、比賽擂臺、電話亭式包房、直播間、觀影躺椅等區域……無論是裝修,還是分區,都是時下年輕人追捧的。
該網咖負責人表示,這里幾乎每天都能滿座,尤其是晚上8時左右,上班族下班后就會到這里來放松身心。
第二股“洪流”:電競館
電競游戲的火爆,也讓“網咖+電競”在廣州近期集體爆發。據了解,電子競技是我國正式開展的體育運動項目,它可以鍛煉和提高參與者的思維能力、反應能力、心眼四肢協調能力和意志力,培養團隊精神。
此類網咖在裝修上也有鮮明特點——以藍色為主色調,材質上以玻璃、瓷磚為主,“營造出一種外域星球環境。”一位工作人員說,這些網咖使用蘋果電腦、大尺寸曲面屏幕、機械鍵盤、專業耳機、電競椅,號稱一個鍵盤就要800元,很注重顧客的細節體驗。
第三股“洪流”:書香館
位于白云區棠景街100號的一間網咖是廣州市第一間“書香網咖”,網咖內設有自助智能圖書館,該圖書館藏有1000多冊圖書,由白云區圖書館精選調撥而來。該館還是一間無人值守智能圖書館,可以做到24小時自助服務,讀者在網咖辦理一張借書卡,可以在市、區范圍的圖書館通借通還。
此外,該網咖還突出居家配套服務,開設衣吧,為顧客提供洗衣機。也有些網咖為農民工設置購票處等。
網吧的未來 泛娛樂體、差異化發展
鄭先生表示,未來網咖轉型會有很多可能,除了電競游戲館之外,還可能會向飲食、酒吧、電影院等方向融合發展。“目前,廣州一些網咖也在嘗試轉型,有的網咖往飲食方向發展,過去網咖只是調制飲料,現在網咖請廚師烹飪美食,還有一些網咖往酒吧方向發展,賣小吃和酒水,還有網咖往電影院、KTV方向發展,設置了小包房,可以看電影、打游戲,也可以唱歌,社交功能更全面。”鄭先生說。
“網吧只是一個載體,它的發展趨勢是向不同行業成長,與其他行業不斷融合,成長為泛娛樂體,我認為這才是網吧的最終歸路。”鄭先生說。(廣州日報 肖桂來)
。推薦閱讀: